5月17日上午,山東海利精準防控高峰論壇拉開序幕,會議圍繞豬藍耳病、病毒性腹瀉等困擾養殖發展的難點問題展開分析,深度探討精準防控與豬場健康管理模式,共話豬場疫病的科學防控之道。
國內知名行業專家學者、生豬養殖龍頭企業代表、全國家畜經銷商代表百余人參與大會。牧業前沿、豬業科學、獸醫導刊、豬好多網、新牧網、新豬派等行業媒體紛紛派代表列席本次會議。
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 蔡雪輝
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蔡雪輝分享了《豬藍耳病的流行現狀與防控誤區》主題報告。蔡雪輝在報告中表示,NADC34-like PRRSV檢出率明顯上升,與NADC30-like株和HP-PRRSV形成三足鼎立之勢,NADC30-like株仍是優勢主要流行株,同一養殖區域內多種毒株共存現象廣泛存在。長期以來,與藍共存、管控失衡、盲目追求特效藥、多苗混用等錯誤的養殖理念大行其道,給國內外豬場造成重大損失,科學、精準的免疫才是防控藍耳的重要手段。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錢平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錢平分享了國內現階段豬病的流行現狀與防控策略。錢平認為,新病原層出不窮,傳統家畜疾病頻繁變異,多重病毒混合感染等豬病特性,困擾著各地的家畜養殖業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明確表示,我國豬病的防控應強化對重點疫病的凈化與消滅,“飼料禁抗” 和“減抗養殖 ” 將成為養豬發展趨勢。阻斷傳播途徑是生物安全設計基本原則,外防輸入,內防切斷,完善體系PDCA循環,通過生物安全、免疫防控、科學監測等一系列手段凈化藍耳病。
上海市奉賢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 衛秀余
“PED不會只感染哺乳仔豬” ,上海市奉賢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衛秀余在分享《仔豬腹瀉的鑒別診斷與防治》主題報告時提出。PED感染病程持續時間可達月余,且PEDV在糞水中可以存活9個月!腹瀉是仔豬的臨床常見癥狀,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毒素中毒、營養環境等都可引發仔豬腹瀉。當流行性腹瀉或傳染性胃腸炎發生時,全場的豬都會被傳染。生物安全措施成功地防控住了非洲豬瘟,同樣可以幫助大家凈化豬流行性腹瀉。
PIC首農種豬健康保障經理 李新偉
PIC首農種豬健康保障經理李新偉在《PIC生物安全體系和健康保障原則》主題報告中指出,程序簡單、充足知識以及個人責任感是生物安全標準成功執行的三大要素。PIC通過提供標準化的流程,資源和培訓,激勵個人責任感,在企業內部自上而下形成生物安全文化,以此維護種豬的健康。圍繞豬群健康管理方式、健康檢測、健康問題響應、新場投產等方面,PIC制定了相應的健康保障原則。PIC分批次進行引種,設置引種隔離舍,每批隔離14天檢測無異常后轉至母豬區,可有效防止豬群群體感染情況出現。
信得科技產品管理部總經理 陳家锃
信得科技產品管理部總經理陳家锃提出:非洲豬瘟、藍耳病、豬病毒性腹瀉三大疫病和食品安全決定了豬場的未來生存,病原檢測在防治重大疫病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信得科技可根據豬場大客戶需求,圍繞藍耳、病毒性腹瀉等重大疫病提供檢測服務,同時綜合產品和技術研發、產品生產、技術服務、實驗室等資源,對豬場大客戶服務進行鐵三角閉環管理,以更好根據客戶的需求推出優質的產品。
山東海利精準防控高峰論壇中,專家學者就豬流行病防控提出的強免疫、重防御策略,受到業內養殖朋友的一致認可。深化落實生物安全防控,以科學免疫實現疫病凈化、減抗養殖,是未來養豬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會議旨在推動家畜養殖技術的科學化、專業化,積極響應國家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部署,為農牧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