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8日,晴空萬里,青衫涼笠。隨州規模化養豬場16位嘉賓一同走進位于四川梓潼的信得科技四川華西動物藥業有限公司。客戶一行人在中獸藥事業部陪同下,走訪參觀華西藥業、七曲山大廟、兩彈城、北川地震遺址、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大熊貓基地,共同探尋中醫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之道,感悟生命之力的包容與伸展。
本次走進華西之行,由信得科技中獸藥事業部總經理李亞南全程參與接待并做公司相關情況的互動交流。16位嘉賓重點參觀了華西藥業的中藥提取、中藥口服液和中藥顆粒劑生產線,嚴格的藥材選取,精準的工藝流程,給來訪嘉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紅色之旅 祈福之行
七曲山大廟舊稱“文昌宮”,是“文昌帝君”張亞子的專廟,坐落于綿陽市梓潼縣城北10公里的川陜公路附近。此地山勢雄奇,廟宇依山而建,共有殿宇樓閣二十三處。雕梁畫棟,無不陳述著歷史神韻,珍貴文物,昭示著歷朝百姓對文昌帝君的崇敬。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16日上午,本次入川的嘉賓正是懷揣著對振興農牧的美好愿景,迎難而上,恭敬以禮,手持香火,以誠摯之心,向未來許下祝愿。
從七曲山下來,一行人又來到梓潼縣文昌路的兩彈城。三線建設時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內遷,在梓潼縣完成了兩彈設計方案,此后兩彈城先后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成為現代人追思先烈,瞻仰紅色文化的圣地之一。同行嘉賓近距離瞻仰將軍樓、鄧稼先舊居、兩彈城博物館等文物建筑,感悟艱苦歲月中的探索精神和頑強意志,對自身的事業發展和成長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信心。
川藥之盛 中藥之庫
四川素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據資料記載,全川中藥資源5000余種,約占全國中草藥品質的75%。川蜀地區環境濕熱,地形復雜,生態多樣化,孕育了當地獨特的川藥文化。藥材資源豐富、歷史悠久,又有極為深遠的中醫文化傳承,讓川蜀地區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信得多番研討后,確定布局中獸藥基地的關鍵因素。
川藥文化由來已久,華西藥業傳承了中藥的天然之意,選取當地優質藥材為源,精研提取工藝。16日下午,嘉賓依次參觀了中藥藥材庫、中藥前處理、提取、口服液和顆粒劑生產線,一行人對信得華西基地的藥材品質和研發工藝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參觀后的交流中,中藥研發部經理李靜靜給此行嘉賓介紹了華西基地水針、粉針、口服液、中藥等多條生產線;并表示,2021年投資1.2億建成6445平的中獸藥生產車間并順利通過新版GMP驗收,擁有中藥提取、中藥口服液、中藥顆粒劑、中藥注射液四條生產線,年產能3億元以上,成為國內較大的中獸藥生產基地之一。
中獸藥研發部經理 李靜靜
中獸藥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品質。做高效、安全、質量穩定、成本可控的中獸藥,是華西基地堅持的初心。從研發、藥源、工藝、品控、驗證五大體系出發,實現信得中獸藥的“產品一流”。李靜靜經理詳細介紹了信得香菇多糖類產品在機體免疫中的應用,以及杜仲類產品在應用中的深度研究成果。對中藥的復方精提工藝也做出清晰的解讀。
中獸藥產品經理 邢思毅
中獸藥事業部產品經理邢思毅在分享《信得中獸藥“內控標準”和“評價體系”建立》課題中表示,“中藥制劑不是質量標準規定出來的,也不是按照質量標準檢驗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的。”針對市場上出現的低標準、作用小、多品類的中獸藥產品,華西基地堅持創新提取工藝,提升內控標準,確保品質高效且穩定,并建立了信得中藥“產品一流”評價體系。邢思毅經理講解了香菇多糖和黃芪多糖在免疫應用中的差異,并從中醫藥角度提出藍耳病防控的“扶正祛邪,增免排毒”理念。以信藍方案為例,解讀中獸藥臨床應用評估體系建立的必要性。
北川之行 生命之力
17日,嘉賓一行在中獸藥事業部同事的陪同下,前往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的北川512地址遺址,緬懷天災中遇難同胞。整個抗震救災過程中,北川發生了許多催人淚下的事跡,過往的一幕幕注定不會消散如煙,而是被人們深深銘記。北川地震遺址參觀,不僅是為人類在自然面前的弱小而感喟,還為支持災區重建,傳承意志,警醒世人。
人類在災難面前是渺小的,但卻以百折不撓的意志,突破重重艱險,利用自然,改造自然。18日,嘉賓一行前往參觀都江堰,站在滔滔岷江之上,看都江堰經歷兩千兩百余年歲月沉淀,依舊在灌溉田疇,造福天府之國。
從都江堰下來,眾人又到達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看望頂流“女明星”的花花小熊友,贊嘆生物多樣性的神奇。
從北川到都江堰,嘉賓對自然之力,生命之力增添了更多感悟,縱使自然環境多變,我們依舊可以通過不懈努力,精研探索,尋找一條適合中國獸用的新之漢方。
通過參觀、交流、互動、游覽,嘉賓一定對信得華西的印象也越來越深刻。華西真提取、藥材道地是四川華西藥業一直堅守的商道。信得中獸藥事業部也會持續堅持“產品一流 服務致勝”戰略,以高品質方案,高標準服務,共守食品安全的己任。信得將秉承堅定不移增加客戶價值的核心理念,支撐農牧產業有效率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成為農牧業生態建設的服務商。